开学啦,你准备好了吗?新的学期,让我们继续与好书为伴,闲静少言,不慕名利,阅读,让灵魂片刻从容。
唯有书籍,能打破空间和时间的禁锢,拓宽灵魂的边界,铺展生命的广度。当我们像阅读一样去投入、包容、体认,才有了打破自身的局限和狭隘的可能性,也便有了打量自身和人类的眼光,于是开始懂得真正的谦卑和哀矜。今天我们推荐十本好书,供君参考。
1. 《王尔德喜剧》([英] 王尔德 著 余光中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5月 索书号:J834/55)
内容简介:《王尔德喜剧:对话·悬念·节奏》一书收入其四出喜剧作品,对领略喜剧大师的锦心妙口,并学习现代喜剧创作以及影视剧创作精髓都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作为国内市场上一部收录王尔德喜剧作品的著作,对于王尔德喜剧作品拜读、研究提供了更全更准确的范本。
著者简介:王尔德是个勇敢的剧作家,他诙谐的语言揭示了上层社会的腐朽与混乱。很多名言警句甚至来自于一些负面角色,这使得对话显得更加有趣,也使得人物塑造更加丰满而真实。王尔德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的观点新颖,风格鲜明,在创作上运用丰美的辞藻与华丽的修辞,以绝妙的想象力融入极富于音乐性的文句,并将唯美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社会批评倾向巧妙结合,讽刺社会,映射人心。因其精妙的语言被奉为“段子手鼻祖”。著有《夜莺与玫瑰》《自深深处》《快乐王子》《道连·格雷的画像》《莎乐美》《不可儿戏》《理想丈夫》《温夫人的扇子》《不要紧的女人》等。
余光中,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乡愁》《听听那冷雨》等众多作品家喻户晓,广为传颂。一生从事诗、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之一。
2. 《世界如锦心如梭》(毕淑敏 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7年1月 索书号:I267/2142)
内容简介:格陵兰的冰山宽广而晶莹,挪威的瀑布自由而奔放;瑞士的巧克力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埃及的莎草纸凝固着一段逝去的时光;马萨达见证了犹太人宁死不屈的反抗,尼泊尔帕斯帕提纳神庙承载了印度教徒对死亡的思考……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情;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世界斑斓如锦,而人心,恰如那把梭,串起了它的经线和纬线。不妨跟着毕淑敏来一次鲜活的人文地理阅读,去触摸古人留下的文明密码。书中穿插震撼或精美的国外摄影师作品和版画插图,采用画册专用的高档艺术纸来呈现。这不仅仅是有关旅行的书,更是文化内涵丰富、观点独特的人文地理活辞典。
著者简介:毕淑敏, 内科医生,注册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作家。生于新疆,17岁时赴地球海拔最高的西藏高原服役,面冰十年。28岁回北京,将美丽的青春挥洒在寒冷缺氧的藏北高原。从医20年,由于把病历写得像散文一样优美而弃医从文,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心灵治愈系散文《恰到好处的幸福》、《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等使毕淑敏成为畅销书作家。
3. 《午夜起来听寂静》(周云蓬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3月 索书号:I227/1251)
内容简介:《午夜起来听寂静》依据诗歌的写作时间和情感来划分章节,根据每部分的情感与表达特点来编排内文版式。试图以一种更细腻的形式,帮助读者走进周云蓬的内心世界,在寂静中聆听,不再在黑暗中误读生活。夜行的歌者这一次用诗歌代替声音传情,写下经历过的被记住或被忘记的,为虚度的光阴命名。
著者简介:周云蓬,诗人,作家,歌手,被称为“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民谣音乐代表”。发行音乐专辑《沉默如谜的呼吸》《中国孩子》《清炒苦瓜》《牛羊下山》《四月旧州》等,出版诗文集《春天责备》,杂文集《绿皮火车》。凭借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2011年人民文学奖“年度诗歌奖”。
4. 《胜者思维》(金一南 著 北京联合公司 2017年5月 索书号:D0--53/14)
内容简介:关于胜利,成吉思汗说: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任正非说: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这就是胜者思维。即便在最黑暗、最失败、最无望时刻,他们内心也有一杆胜利旗帜呼拉拉飘扬。本书为高层智囊金一南以“胜者”为出发点,结合历史大格局,所研究得出最终制胜新理念的文章合集。作者以极其广阔的视野、一以贯之的犀利文笔、磅礴的气势,生动客观的阐述了领导者应当具备的各种能力,里面引用了中国以及全球其他领导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事件的不同处理方式所带来不同的结果,用以大见小的事例,赋予每个领导更好的处理危机方式以及更好的管理能力。
著者简介: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军优秀教师,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安全战略,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6年获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07年当选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2010年被评为“中华文化人物”。
5. 《造就美国人:民主与我们的学校》([美] 艾瑞克﹒唐纳德﹒赫希 著 苏林 译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7年1月 索书号:D571.2/9:2)
内容简介:本书对美国教育理念如何对课程产生错误的导向,以及教育者如何做才能使纠正这一错误进行了说明,并解释了这一错误导向产生的原因。作者指出,美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错误的教育理念,尤其是早年的教育理念拒绝向儿童传授知识,而一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重视学生经验学习。这一理念造成的结果是学校教学效果低下,不公平现象扩大。作者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制定一个全国性质的、具体的、按年级进阶的课程,帮助所有的学生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著者简介:艾瑞克·唐纳德·赫希(E.D.Hirsch,Jr),美国杰出的教育理论家、教育改革家,是核心知识基础教育的创始人,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育和人文学院名誉教授。其教育研究方面的作品一直排在畅销书的行列,被誉为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改革者之一,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与举措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6. 《乡下人的悲歌 》([美] J﹒D﹒万斯 著 刘晓同 庄逸抒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4月 D417.127/3)
内容简介: 在《乡下人的悲歌》中,J.D. 万斯真实讲述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会给一生下来就深陷其中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万斯的外祖父母从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北迁居到俄亥俄州,希望逃离那可怕的贫穷。他们通过努力跻身中产阶层,最后他们的外孙从耶鲁法学院毕业,这是传统意义上成功实现一代人向上流动的标志。但是随着家族故事慢慢发展,我们发现万斯的外祖父母、阿姨、叔叔、姐姐,以及最重要的他的母亲,都在极力适应中产阶级生活的要求,却从没完全逃离过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万斯便是在这样混乱又令人心碎的环境中成长,但也是这群“乡下人”的爱与忠诚,使他取得了今日的成就。然而综合来看,像作者一样成功脱离贫困的案例,屈指可数。大多数的美国白人蓝领仍旧摆脱不了世袭的贫穷与困顿,仿佛是一条与生俱来的枷锁,牢牢套在他们的脖子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无法在美国这个以自由为豪的国度中,找到合适的出路?
著者简介: J.D. 万斯,成长于美国“铁锈地带”的一个贫苦小镇,高中毕业后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并在伊拉克服役。后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和耶鲁大学法学院,目前在硅谷一家投资公司任管理职务。
7. 《江村八十年 费孝通与一个江南村落的民族志追溯》(王莎莎 著,学苑出版社 2017年5月 索书号:D668/40)
内容简介:江村在世界及中国人类学、社会学史上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村落。我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在1936年夏在此进行了人类学的田野考察并写作了闻名世界的作品PeasantLifeinChina(《江村经济》)。一直以来,江村人生活的发展变化持续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中外人类学、社会学者都不远万里来此进行学术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有不计其数的研究者到访江村,而费孝通本人更是通过共计二十八次重访江村来推进其新的学术生长点。在江村调查八十年后,本书作者以人类学田野民族志的方式考察江村的社会生活,并在时间和空间中追溯江村的社会变迁轨迹。在方法论上,尝试提出一种场所追溯的民族志实践,进而通过时间人类学的讨论去理解社会变迁。
著者简介:王莎莎,女,出生于1986年8月,汉族,陕西兴平市人。人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师从费孝通弟子赵旭东。在《新华文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民俗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论文数篇。
8. 《金钉 寻找中国人的美国记忆》(沈卫红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7年1月 索书号:D634.371.2/3)
内容简介:19世纪60年代,美国进入铁路时代。广东由此掀起一股铁路移民潮,到19世纪70年代,美国华人人口超过6万人,均来自广东。一万多名广东农民以主力劳工身份参与修建了北美跨州铁路,仅用6年时间就完成了美国人做了40年的梦想,美国也因这条铁路而成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世界大国。由于这条铁路建设工程超出当时技术条件,所以被誉为工业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中国人建造美国跨州铁路,是美国早期华人教科书式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至今仍对美国华人和广东侨乡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在一个多世纪里被沉默和遗忘了。重走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是一次大胆的田野调查。作者从旧金山出发,沿着铁路沿线几个关键城市和重大事件发生地,一路寻找广东人足迹。
本书稿通过回溯华工铸造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历史,图文并茂地勾勒出19世纪以来大规模中国人的“金山”之路,始于广东,描绘了早期广东人移民美洲的艰辛创业史。内容包括如下部分:序言;金山梦(淘金热;铁路潮;排华运动);第二部一路向东(萨克拉门托;奥本;合恩角;达奇弗兰特;唐纳峰;特拉基;弗吉尼亚城;温尼马卡;普罗蒙特雷);第三部金山之路(开路先锋;广东埠;舌尖上的炼金术;寻根)。
著者简介:沈卫红,浙江杭州人。哲学博士。199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工作至今。一直关注侨务理论、华侨史、华侨文化和侨乡文化、侨乡发展模式等领域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侨乡模式与中国道路》,发表《邓小平的“独特机遇论”与侨乡社会的现代化模式》等多篇学术论文。
9. 《细品蒋介石 蒋介石日记阅读札记》(陈红民 等 著 人民出版社 2016年12月 索书号:K827/671)
内容简介: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海内外对他的研究著作可以说汗牛充栋,无所不包,对蒋本人及其相关历史的评价也有天壤之别。本书拟以斯坦福大学的蒋介石日记为基础,对不同历史时期蒋介石日记中涉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人物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书稿分三部分:“人物篇”“历史事件篇”“人际网络篇”。通过这些事件和人物,基本上可以梳理出蒋介石所处时代的历史脉络。
著者简介:陈红民,山东泰安人。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蒋介石与近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博士生导师(2006年起)、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2010年起)。
10. 《腾讯传》(吴晓波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索书号:F279.244.4/2)
内容简介:本书全景式地记录了腾讯崛起的经历,并以互联网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与独特性。从1998年开始创业到成为*互联网巨头,腾讯以即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在超高速发展的同时亦饱受争议,在“3Q大战”的激烈冲突之后又进一步走向开放……腾讯的发展路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人在应用性迭代和对本国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上,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并开始领跑全球。读懂腾讯,读懂中国互联网。
著者简介: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频道”、蓝狮子出版创始人,常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败局》I和II、《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广具影响力的财经书籍,著作两次入选《亚洲周刊》年度好图书